(1)纵向裂纹
纵向裂纹如图2.34所示.亦称袖向裂纹,是典型的由组织应力[切向应力)引发的裂纹,由表面向内开裂,裂纹探而长。纵向裂纹常发生于淬透的工件。钢中有严重的带状碳化物偏桥或沿纵向排列的非金属夹杂物等缺陷,会增大形成纵向裂纹的敏感性。
(2)指向裂纹和弧形裂纹
横向裂纹和弧形裂纹如图2.35所示,常发生于工件尖角处。末淬透的高碳钢件或诊碳件在过渡区易产生拉应力蜂但,此类裂纹常萌生于一定深度的表层或工件内部。淬火钢件上有软点时,也易形成细小的弧形裂纹。
(3)内孔纵向裂纹
钢的淬透性足够大时,内孔表面的内应力以组织应力为主,切向拉应力较大,易在内孔壁面上形成沿纵向分布的裂纹,从端面看呈放射状,如图2.36所示。
(4)截面厦薄悬殊引起的淬火裂纹
冷却时在厚藏相差悬殊的部位马氏体相变的时间差很大,形成很大的组织应力,以致产生裂纹,如图2.37历示。
(5)应力集中引起的裂纹
钢件上有尖角、缺口等存在的槽况下,易在淬火时造成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,尤其是在应力集中和截面尺寸急剧变化的共同作用下.淬致的危险更大,如图2.38中3MM厚的凸缘根邵很易开裂。
图2.38 应力集中引起的淬火裂纹 图2.39 网状裂纹
(6)网状裂纹
这种裂纹具有任意方向性而与工件形状无关,如图2.39所示。网状裂纹的深度一般在o.ol。o.15MM范围内.是一种表面裂纹。高碳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表面脱碳后淬火易形成网状裂纹。
(7)原材料缺陷引起的淬火裂纹
原材料中的夹渣、网状碳化物、塑性成形过程中的表面折登、加热时的过热组织等都可能成为裂纹源.在淬火时会暴露出来或进一步扩展。解决此类裂纹应从控制淬火前的原材料质量着手。
。